【图像笔记】艺术家视野中的民国底层社会

2014年07月09日 11:26

"此三十年来,中国受内忧外患猛烈之压迫,旧秩序已崩溃,新改革未成功,国民苦痛烦闷挣扎奋斗之状,实表现于社会一切方面。"这是《大公报》1931年5月22日纪念创刊三十周年时,概况清末至民国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总特征。...

>>查看全文

【图像笔记】长城——八路军与日军对峙的战场

2014年06月19日 14:43

“五年的抗战,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?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的画刊里:它告诉了全国同胞,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;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,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!”...

>>查看全文

【图像笔记】解放区那些年的“送子参军”

2014年06月10日 10:30

1946年到1947年,解放区出现了“送子参军”的热潮。那时土改与参军运动的逻辑关系,可以从当时解放区的一首民歌中看出:“晴天霹雳一声响,布棚下面创辉煌。打土豪,烧地契,喜笑颜开分田地。共产党使咱翻了身,咱要报答共产党的恩;去支前,去参战,人人争到打蒋......

>>查看全文

【图像笔记】图像视野中的民国女性裸体

2014年05月30日 11:24

“裸体模特儿事件”,这一论争表面上是一个艺术问题,其深层则是“五四”以来新道德所代表的“人的解放”与旧道德的正面冲击。“裸露”与“保守”争锋相对,身体的解放寓意着思想的解放,与新兴大都市的摩登前卫相结合,成为民国世界频繁出现的关键词。...

>>查看全文

【图像笔记】从一张老照片看故宫文物南迁

2014年05月19日 16:27

满满当当的珍贵瓷器、绸缎、皮件被统一编号装箱排放在午门的广场上,由一排排板车推过金水桥运送至前门火车站南迁。从中我们似乎感触到故宫的声声哀叹。...

>>查看全文

上一页12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