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人对“封建”的两种评议

2014年01月28日 19:34

黄宗羲、顾炎武、袁枚、俞樾等学人发挥“封建”的正面价值,大不同于李斯、贾谊、柳宗元、苏东坡、范祖禹、魏源等揭示“封建”流弊的议论。两种封建论,各有华彩,皆能启人神智,堪称“转换视角则价值多元”的良例。...

>>查看全文

冯天瑜:马克思的封建观及其启示

2013年11月29日 17:56

多年以来,泛化封建论者将中国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形态称作“封建社会”,此说被推尊为“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”,不容置疑。然而,认真研读马恩论著,尤其是马克思晚年论著,便会发现,上述结论其实是大可商榷的。...

>>查看全文

“中华民族”:从自在到自觉

2013年09月12日 15:39

华”通“花”,意谓文化灿烂,所谓中国“有服章之美,故谓之华”。华夏先民建国黄河中游,自认中央,且又文化发达,故称“中华”。《唐律名例疏议释义》说:“中华者,中国也。亲被王教,自属中国,衣冠威仪,习俗孝悌,居身礼义,故谓之中华。”...

>>查看全文

冯天瑜:“中国”语义的历史生成

2013年09月12日 15:21

辛亥革命以后,“中国”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,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,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肯认。本文在全面观照“中国”的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的基础上,使用“中国”一词。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正是在作为历史范畴的“中国”这一逐步扩展的空间......

>>查看全文

冯天瑜:社会最好一步步改良

2013年08月29日 14:57

张之洞的洋务新政为中国以后的现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以往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和贵族夺权,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明,当然新文明的建设不是革命一下子就能够解决,但是以后整个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是沿着这个方向在前进的。...

>>查看全文

上一页12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