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04月29日 15:18
从一个有八万奖金的奖项来讲,朱岚清的作品是轻的。这里的轻,指的不是她的作品。她的作品对影像的摄取、影像风格的整体性把控相当不错,这对于一个90年代出生的年轻摄影师来讲,难能可贵。但把它和一个有影响的奖项联系在一起,就觉得这个奖轻了一些。...
2014年01月29日 18:37
红灯前俯首可见的女士凉鞋上的珠宝,女人的下半身和凶猛的犬类,车窗外醉卧路边的男子和海岛飘飞的衣衫,一棵树的浓荫覆盖在一辆轿车的上面,慵懒而性感的澳门室内等等,被我抽取出来。...
2013年12月13日 17:56
告别旧有的成为包袱和桎梏的拍摄思维、习惯、方式、方法,这源于摄影师对于变化,求新求变的渴望。告别经验,不仅是摄影创作的本义,更应当成为摄影师的影像自觉。然而,告别旧经验是很困难的,像初恋一样难舍难分,要告别旧的摄影经验的依赖,好比从身上拔出钉子......
2013年12月13日 11:19
成文军将毛像放在现实生活的小环境里,更把毛放在时代的大环境里去观照。然而在这个世代语境里,谈论毛还是有一个禁忌的空间。成文军《太阳照常升起》的布展也足见谨慎和巧妙。这是一个伟大的选题,但目前只能看不能说。...
2013年12月12日 10:05
赵刚的《我的大学》和李弋迪《骚》是两个时代的年轻人对于大学时代的记录。同样是青春期的骚动和迷茫,然而如此不同,它们的差异就是两个时代的差异。二鞋厂赵刚的展场被淡淡的黄弥漫,那是发黄的青春,如同歌中唱道:“找不到自己的脸,在青春的镜子里面,依稀记......